云南特色美食介绍云南大学的历史文化云南建水的历史文化云南十大特色文化
云南网讯(记者 毕芃)1月30日,住建部网站正式公布了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等60个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吕家村等211个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云南网讯(记者 毕芃)1月30日,住建部网站正式公布了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等60个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吕家村等211个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中,云南的通海县河西镇、凤庆县鲁史镇、姚安县光禄镇、文山市平坝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沧源县勐角乡翁丁村、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南建水的历史文化。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通知》要求,各地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下简称名镇名村)保护与改善镇村人居环境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云南建水的历史文化。要理顺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机制,完善保护管理规定,切实做好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实施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坚决杜绝违反保护规划的建设行为,严禁将历史文化资源整体出让给企业用于经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将对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开展评估检查,对保护不力致使名镇名村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历史遗存遭到破坏的,将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地下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主要有石碤砂和花岗石,境内有通海最高的山峰螺峰山,有通海最大的水库甸苴坝水库,有通海最长的河流红旗河,镇西南普应山麓的圆明寺为县内风景名胜,镇北的曲陀关,元、明云南建水的历史文化、清时为重要关隘。
旧时河西城阴历初三、初八日赶街,因而又叫三八街,现改为逢阳历3、6、9日赶街,为县内较大街子之一。
鲁史镇位于临沧市凤庆县县城东北部,澜沧江、黑惠江之中间,历史上素有夹江之称。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曾一度成为滇西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被誉为茶马古道第一镇。鲁史至今仍保留有一段青石故道;三米多宽云南建水的历史文化,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云南大学的历史文化。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长着三千多株野生茶树。
鲁史,原称阿鲁司云南建水的历史文化,鲁史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有名的历史古镇。根据史料记载云南大学的历史文化,早在明朝(明万历二十六年)在此设阿鲁司巡检,辟为街场云南大学的历史文化,明朝有名的户部尚书龚彝就是鲁史人。清朝年间,鲁史曾设阿鲁巡警司,彝语阿鲁意为小城镇,后称阿鲁司云南十大特色文化,再后来便转音鲁史了。
2年(1913)设区团,历史上一直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的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青龙桥建成,交通条件改善,过往鲁史马帮商旅与日俱增,鲁史成为顺宁通省驿道和茶马古道上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的重要驿站。
鲁史古镇,是古时滇南通往蒙化(今巍山县)、下关、昆明,北上丽江、,直达印度,南进顺宁(今凤庆)、镇康云南特色美食介绍,再西出缅甸的重要驿站,距今已近700年历史。徐霞客在1693年来到鲁史时,就感叹于鲁史的繁华。600多年来,不知有多少马帮来来往往,由北到南运进丝绸、运进百货、运进中原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运出药材、运出山风野俗。
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
光禄镇文化底蕴深厚云南特色美食介绍,素有花灯之乡云南大学的历史文化、梅葛故地、文化名邦的美称。古代建筑和古文物较多。有始建于唐朝天佑年间的龙华寺。元代建筑姚安路军民总管府主体建筑尚存;清代建筑文昌宫工艺精湛;时期建筑高雪君祠中西合壁,建筑形式独特。
东与古木、开化相连,南与马关县接壤,西与新街乡毗邻,北与小街、喜古相望,境内有茶八,古平公路通过,是屏边、马关、文山三县(市)相通的必经之地。
平坝镇是文山县种植三七的重点乡镇,三七是平坝镇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全镇土地肥沃,是文山特产三七的主要种植基地。
全村辖3个自然村,每个村寨依旧延续着群落聚居的样貌,房屋也还保持着原始的建筑风格;居民住房主要是以杆栏式建筑的茅草房为主,房屋主要以竹子、草片为原材料,其特点代表了佤族的原始风貌,是佤族文化的结晶,是沧源古老的见证和象征。
翁丁村至今仍保留和传承着完整而古老的佤族民风民俗,生活着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佤族人民,保留着原始的民居建筑及其独有的佤族文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云南建水的历史文化。
城子古村位于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距泸西县城25公里,是云南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居建筑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有“昂土司府”、“李将军第”“姐妹墙”等历史遗迹,其古老的彝族土掌房民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原生态气息是泸西旅游资源中极富价值的瑰宝。这里的民居土掌房,依山而建、层叠而上,集中连片,体量庞大,保存完整,特色鲜明云南十大特色文化,形如城堡,甚为壮观。
几百住户的房屋左右相连,家家相接,户户相通,这家的房顶是上一家的前院,从这家可以径直上到那家,从那家又能穿到隔壁一家,直至走通全村人家。整个城子曲径通达,宛如迷宫。
城子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坡上,1000余间土掌房墙墙相连,层层而上,依山伴水而建,远处望去,犹如飞凤饮水,颇为神秘和壮观。相传在很久以前,彝族白勺部的祖先选中这里,曾用一棵树的枝干搭建了24间土掌房,住了24家人,从此便定居于此,生生不息。